推广 热搜: 家居  合同  贷款  电商  投资理财  手机  互联网  基金  [db:关键字]  层压板 

【追忆】“大熊猫之父”胡锦初给世界留下了一个不再濒危的种群

   日期:2023-02-25 12:17:2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202    
核心提示:与大熊猫相伴半生,胡锦矗留给世界一个不再濒危的大熊猫种群。1974年,45岁的胡锦矗受命进入四川卧龙,组建一支30人的四川省珍稀动物资源调查队,开展全国第一次大熊猫野外调查研究。在那些山道上,胡锦矗一点一滴的记录、分析、归纳着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而让胡锦矗决定参与“吵架”的,是愈演愈烈的“大熊猫东迁论”。胡锦矗的文章发表后不久,箭竹开花基本结束,野生大熊猫的种群开始全面恢复。

大熊猫之父”胡锦初给了世界一个不再濒危的种群

王承东王培哲

94岁的胡锦初走了。

在很多人的朋友圈里,他的照片都被调整成了黑白——那是大熊猫的颜色。 与大熊猫相伴半生,胡锦初给世界留下了一个不再濒危的大熊猫种群。

“大熊猫之父”,人们从不吝啬对这个力挽狂澜的男人的敬仰和敬仰。 然而,在胡先生眼里,可能只有一个黑白相间、相伴了近半个世纪的大熊猫世界。

1.先驱者

2月16日晚,胡锦初去世的消息传出。 这一天,距离他第一次接触大熊猫已经过去了49年。

1983年初春,卧龙特区第一任局长赖炳辉在一间木头泥砖房里接待了一位戴着牛仔帽的美国人——乔治·夏勒。 受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派遣,研究雪豹半辈子的夏勒一路颠簸来到卧龙。 在这里,他将与中国专家一道,探索出一条最适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的新模式。

胡锦矗去世_泉州市林锦明去世_胡锦蓉 胡锦铸

胡锦蓉 胡锦铸_胡锦矗去世_泉州市林锦明去世

2019年9月29日,2019中国(四川)大熊猫国际生态旅游节在成都开幕。 四川省地方志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赵星向乔治·夏勒赠送《巴蜀历史·纪念大熊猫科学·大熊猫发现150周年》特刊(蒲建宇摄,图片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在卧龙的第一顿饭,沙勒看到一个身穿中山装的中年男人,端着一碗玉米红薯粥,还有几根小指粗的炒箭笋。 中年男子正是胡锦初。 他告诉夏勒,翻山越岭需要很大的体力。 箭笋是大熊猫的主食,味道苦,没有营养。 只是山上没有别的蔬菜,充饥也不错。

来到卧龙的第一天,夏勒就在日记中写道:这个地方比想象中的还要糟糕。

但在胡金初看来,卧龙已经有了不错的底子。 因为胡锦初才是真正的先行者。

1974年,45岁的胡锦初奉命进入四川卧龙,在四川省组建了一支30人的珍稀动物资源调查组,开展全国首次大熊猫野外调查。

195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脊椎动物研究班的学生,应组织号召,回乡在新成立的南充师范学院(华西师范大学前身)生物系任教大学)。 从那以后,他的人事单位就再也没有改变过。 然而,直到45岁,他都在研究鸟类、鱼类和昆虫。 熊猫? 他只是偶尔听到介绍。

胡锦矗去世_泉州市林锦明去世_胡锦蓉 胡锦铸

1983年,胡锦初教授在实验室(来源:教育导报)

回想起来,胡先生不明白为什么组织会选择他。 2015年,他曾向记者提到,接到通知的那一刻,他就知道自己这辈子都要和大熊猫打交道了。

后来人们发现,被任命为调查组队长的胡金初接手了一项难以想象的任务。 调研组出发前,业务主管部门力所能及地从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林科院等高校和单位中抽调了一支30人的实地调研组。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个野外考察队的成员很复杂,有的只学过最基本的生物学知识,有的根本看不懂地形图。

更不可能的是,这个 30 人的团队必须弄清楚野外有多少只熊猫。 但是,大熊猫的活动区域是有季节性的。 春天,他们常常“停下”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相亲、求爱。 秋冬季节到低海拔地区觅食。 即使是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区域,在高空奔跑速度极快的大熊猫也不会等着调查人员过来一一叫唤。

该怎么办? 只能从最明显的活动痕迹中寻找答案,那就是大熊猫的粪便。 胡金初发现,不同的大熊猫粪便长短、粗细、咀嚼程度、粪便上的咬痕都不一样。 有限资料显示,大熊猫是个“直肠”胡锦矗去世,它吃的竹子不管是什么形状都可以拉出来。 通过分析和区分,可以确定大熊猫的大致年龄和种群规模。 这套方法后来被命名为研究野生大熊猫的“咬关节法”——又称“胡氏法”,沿用至今。

根据《咬节法》,1977年,第一次全国大熊猫野外调查显示,全世界野生大熊猫共有2459只(当时公布的数据为1000只左右)。

新的一年,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开始着手建立野生大熊猫种群保护体系。 其中重点之一是在四川和甘肃建立三个定点观测站。 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位于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南核心区的“五一棚”。 之所以叫“武夷棚”,有两个原因。 车站刚成立时,胡锦初和他的同事们只能住在几间简陋的棚屋里。 从窝棚到最近的水源,有51级台阶。 此后,以“五一棚”为起点,胡金初等人开辟了7个观察点(线),每天巡视一次线路。 在那些山路上,胡金初记录、分析、总结了大熊猫生活习性的点点滴滴。

有人说,胡锦初是大熊猫科学研究常态化、规范化的带头人。 也有人说他是整个大熊猫研究的奠基人。 但无论是哪一种说法,从来没有人反驳过。

胡锦蓉 胡锦铸_胡锦矗去世_泉州市林锦明去世

80年代在五一棚工作的夏勒博士(左二)和胡金初教授(右一)(来源:华西都市报)

二、勇者

泉州市林锦明去世_胡锦矗去世_胡锦蓉 胡锦铸

现在看来,大熊猫生死存亡的时刻似乎出现在了80年代。 大熊猫命运的逆转与两人的两篇文章有着直接的关系。

第一篇文章的作者是比胡金初大四岁的记者。 1983年春天,58岁的四川日报记者陈能文进入了数日待退休的年纪,但并非天生办公室性格的他,毅然接受了《四川日报》的邀请。原四川省林业厅到林区走一趟。 原来定下的主题之一是写集体林地承包到户的改革。 但在川西北林区转了一圈后,陈能文发现不对劲:山上的箭竹开花了。 半生都在写大熊猫新闻的陈能文意识到,大事要发生了。 因为箭竹是大熊猫的主食之一,而竹子的特性就是只要开花就会死。

事不宜迟胡锦矗去世,陈能文回到成都后,就开始通过各种渠道报道箭竹开花的情况,并写了一篇只有二三百字的报道——《竹开花忙坏专家》。 随后,这篇报道引发了全四川乃至全球的大熊猫救助热潮。 当时,四川林区的大熊猫救援队员们开着丰田最新援建的越野车巡山,吃着美国人送来的罐装饼干,穿着英国人捐赠的防寒服。 大熊猫分布区县级政府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鼓励信和汇款。 省林业厅野生动物保护处原处长胡铁青干脆在报纸上发文:大家不要再寄信、寄钱了! 因为他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拆信封、回信,一直到凌晨两三点。

如果说陈能文200-300字的报告是一封“羽毛信”和“求助”,那么胡锦初的短文就是一份“宣言”。

《大熊猫东移需谨慎》,这篇文章发表于1987年的学术期刊《野生动物》,是胡金初一生中唯一一篇“吵架”的文章。 促使胡金初决定参与“争吵”的,是愈演愈烈的“大熊猫东移论”。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箭竹开花蔓延到川、陕、甘三省的大熊猫栖息地,大熊猫野外饿死甚至饿死的事件时有发生。 仅1983年9月至1986年9月,四川省就有59只大熊猫饿病倒地。 在胡金初的笔下,极度饥饿的大熊猫连杂草都啃,却消化不良。 1983年至1988年第二次全国大熊猫调查显示,箭竹开花使野生种群减少了一半,只剩下约1100只大熊猫。 于是,湖北神农架这个大熊猫主食竹子的唯一主产区,成为了很多专家眼中大熊猫理想的避难所。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观点并非没有科学依据。 清光绪末年,神农架就有野生大熊猫活动的记载。 80年代的神农架林区,主食竹的面积不亚于四川,而且长势良好。

胡锦初在《大熊猫东迁要当心》一文中指出,川陕甘地区的箭竹开花已接近尾声,大熊猫的食物正在迅速恢复。 同时,三省集聚了最优秀的科研团队、设备和配套保障政策。 在此背景下,“白手起家”既没有必要,也不值得。 另外,据我观察,对野生种群危害最大的不是箭竹开花,而是人类活动。

这种观点的争论并非没有风险。 赖炳辉曾劝告胡金初“谨言慎行”,胡铁青更是劝胡金初“别吵了”。 因为,对方不仅人数众多,而且还拥有科学地位。 但胡锦初仍然坚持:这只是一个学术问题。

胡锦矗去世_胡锦蓉 胡锦铸_泉州市林锦明去世

学术问题自然遵循科学规律。 胡锦初文章发表后不久,箭竹花期基本结束,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开始全面恢复。 “东迁论”消失了。

泉州市林锦明去世_胡锦蓉 胡锦铸_胡锦矗去世

世界自然基金会主席(右)为胡锦初教授颁奖(来源:西师大网)

三、学者

在经历了70年代的坎坷路和80年代的口水战之后,胡锦初选择回到他曾经执教过的华西师范大学。 前后,他一一推掉出国邀请,走向更高的平台。 对他印象深刻的老朋友夏勒说:胡改变了我对中国学者的印象。

胡锦矗去世_胡锦蓉 胡锦铸_泉州市林锦明去世

胡金初接受表彰荣誉(胡金初亲友供图,图片来源:川观新闻)

胡锦初的解释是,相比越来越受关注的大熊猫保护组织,以及其他资金更充足的国内外平台,他仍然认为华西师范大学的“老鞋子”好穿. 更何况我那时候已经60多岁了,就算回聘,也只有很少的时间教书育人,搞好研究。

教书育人,搞好研究,成为他余生最大的事业。 因为夏勒等外国友人带来的不仅仅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援助资金,还有一系列闻所未闻的野生动物保护理念和科研逻辑。 而这些,需要有人去了解透彻,需要有人去传承。 从此,华西师范大学校园里多了一位满脸慈悲的白发书生。

胡锦蓉 胡锦铸_胡锦矗去世_泉州市林锦明去世

“我们拥有世界上唯一的人口和栖息地。如果科学研究做得不好,我们无法向任何人解释。” 这是胡锦初在其有据可查的讲话中所说的唯一豪言壮语。 因为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沉默者,连弟子论文中提到的“胡氏法”,都被他改成了“咬法”。

作为研究员,胡锦初有自己的说法。

科学研究遇到了一个临界点。 他已经七八十岁了,却仍然选择上山、进林、住窝棚。 只是因为,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获得最真实、最新的数据。 只是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感知到自己播下的大熊猫保护苗长成参天大树的变化:大熊猫保护从“为什么”变成了“必须做”;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从1个增加到40多个,大熊猫野生种群数量从1100只恢复到1864只; 大熊猫保护由“保护”转变为“放归”; 大熊猫国家公园已从愿景变为现实; 危险的”...

面对变化,胡锦初沉默了。 但因为他的存在,西华师范大学一直是国际国内大熊猫研究的重要机构。 也因为他的存在,一代又一代的大熊猫研究人员脱颖而出,一个又一个的大熊猫科研成果问世。 直至退休,他培养了近20名研究生。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成为大熊猫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其中包括率先研究大熊猫起源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魏福文。

自1974年遇见大熊猫以来,胡锦初共发表论文近200篇,专着23部。 1991年起正式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007年,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授予胡金初教授的濒危动物研究团队“自然保护贡献奖”; “……

在同学们的记忆中,胡老师从未提及过这些荣誉。 但在课堂上,关于大熊猫的话题,他总能滔滔不绝——哪怕是一块骨头,一撮头发,他都能一眼看出是不是大熊猫。

或许,这个时候,他看到的世界,只有黑白两色。

泉州市林锦明去世_胡锦蓉 胡锦铸_胡锦矗去世

华西师范大学2014届毕业生与胡锦初教授在上班路上合影(来源:华西师范大学网站)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10013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