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十四”号航天员返回地球,安全抵达北京。他们第一顿饭会吃什么?
2022-12-05 13:4339130
/strip/quality/95/ignore-error/1|imageslim"/>
中国航天员冬季首次夜间返回东风着陆点
12月4日20时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陈东、刘洋、蔡旭哲三位航天员安全着陆。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冬季夜间返回东风着陆点。
东风登陆点位于我国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冬季冷空气较强。据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气象预报组统计,近20年来,同期着陆点夜间极端温度接近零下26摄氏度。
面对低温和黑夜的双重考验,载人航天工程各系统通力合作,以最可靠、最安全、最温暖的方式迎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的到来。
低温主要影响设备适应性和人员保暖性。“我们做好了所有野外作业设备的低温防护,车辆配备低温启动装置,通讯设备配备备用电池,着陆场临时施工场地配备8小时供暖供电设施”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高级工程师、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副总设计师边汉成说,着陆场已经为低温环境做好了充分的材料和设备准备。
在航天员保障方面,中国航天员中心神舟十四号任务着陆场试验组负责总工程师徐冲表示,本次搜救任务优化了医疗监管和医保工作流程,减少了航天员的暴露风险。舱外时间,让航天员可以及时进入温暖明亮的医监和医保载体。
据了解神十四航天员抵京,中国航天员中心营养保障团队精心准备了航天员返回地球后的第一顿饭,既满足了饮食的营养需求,又符合着陆初期再适应的特点,同时充分考虑了三位宇航员的个人口味喜好。
伴随夜间条件而来的还有搜索困难和危险驾驶等问题。从开展夜间搜救和打捞工作来看,本次任务呈现出三个特点。
一是技术不断升级。边汉成介绍,东风着陆场依托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应用,选择天基、空基、地基弹道测量数据,发送给搜救直升机,构建空地一体化平台。综合搜索和制导系统;具有微光和红外功能的吊舱和微型光学设备,可有效提高夜间搜索寻找返回舱的能力。
二是要充分熟悉搜救环境。空中搜救队由具有丰富夜间飞行经验的飞行员组成。他们提前标记了降落区的各种地形和危险物,突破了直升机夜间在戈壁软沙区降落的关键技术。地面搜救队对着陆区进行地毯式勘察,详细记录车辆易通过轨迹,为车辆夜间快速机动做好准备。
三是事前做好风险管控。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航天器回收试验组技术总负责人彭华康介绍,此次航天器返回仍采用5圈快速返回模式。针对故障、着陆环境异常、处置过程故障等故障模式,编制了近20个处置方案神十四航天员抵京,并进行了多次演练。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安全抵达北京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圆满完成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陈东、刘洋、蔡旭哲于12月5日凌晨乘坐任务机安全抵达北京。领导和委员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指挥部的负责人到机场迎接。
抵达北京后,三名航天员将进入隔离恢复期,接受全面体检和健康评估,并安排休息。
回到地球的第一顿饭是什么?
北京时间2022年12月4日21时01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东、刘洋、蔡旭哲全部安全返回,身体健康离开舱。宇航员回家第一顿饭吃什么?
菜单有面条、小米粥、小花卷、番茄、牛腩、羊肉、炸土豆丝、葡萄、柚子、鲜榨玉米汁。一切安排,都是为了让宇航员得到最温暖、最安全的照顾。
/strip/quality/95/ignore-error/1|imagesl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