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查处暂予监外执行的减刑假释案件——律师解读刑罚变化
10月19日上午,司法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左力在与记者交流中提到,依法加强刑事执法监督管理工作将再上新台阶。具体是推进监狱工作规范化、规范化、法治化,全面查处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官方:排查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健全办案责任制,强化制度刚性约束,严厉打击关于违反法律和纪律的行为。
长期以来,刑事司法在前期受到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侦查、起诉、定罪和量刑上,而对之后的具体执行和处罚的实施关注较少。现阶段利用漏洞的可能性也比较高。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孙小果案,主要是关于刑罚的执行。
刑罚执行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变执行,主要是指减刑,改变刑种,或者改变执行方式,因为犯人的人身危险是刑期执行期间减少。地方等。我国刑法中的减刑制度、假释制度、暂予监外执行等,均属于刑法执法变化的范围。
减刑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罪犯和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一般不适用减刑。
此外,对换相后的最短执行时间也有限制。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得低于原判的1/2;判处无期徒刑的,不得低于十三年;对死刑缓期执行限制减刑的罪犯,缓期执行。执行期满减为无期徒刑的,不得低于25年;缓刑期满的,刑期不得少于25年。
假释是针对正在服刑的罪犯的有条件提前释放制度。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次提前释放并不意味着刑期已经执行,而是在刑期执行过程中将罪犯安置在社会进行改造。因此,假释可以说是句子执行地点的变化,而不是句子本身的变化。
申请假释的条件是犯罪人认真遵守监狱规则,接受教育改造,有真正的悔改表现,假释后没有再犯罪的风险。并且只适用于已经执行部分刑罚的罪犯,因为只有在执行期间才能观察加害人是否满足上述要求。相应地,如果在假释后发现犯罪人重新犯罪,或者在被假释后发现犯罪人犯重罪等,可以证明犯罪人不符合上述条件。假释将被撤销。
监外执行是指被判处剥夺自由的罪犯,因存在一定的法定理由,不适宜监外执行,经有关机关批准可以暂予监外执行的。所谓法定事由,一般是指患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人和怀孕或哺乳的妇女。
此外,与假释制度不同的是,狱外执行是暂时的。具体而言,当不适宜狱中执行的法律理由消失时,如果刑期未执行完毕,剩余刑期仍应在狱中执行官方:排查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刑期应减除狱外执行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