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家居  合同  贷款  电商  投资理财  手机  互联网  基金  [db:关键字]  层压板 

长江流域为何“汛期逆旱”?今年粮食生产会受到影响吗?专家一一解读!

   日期:2022-10-16 10:58:4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181    
核心提示:今年夏季长江流域的旱情具体情况如何?未来两周,长江流域干旱防御形势依然严峻。“在主汛期,长江上、中、下游全流域发生大范围严重干旱的现象比较少见。水利部副部长刘伟平8月17日表示,据气象预测,长江流域未来一周仍将维持高温少雨,8月份降雨、来水也总体偏少,旱情可能持续发展。本该迎来汛期的长江流域,为何在夏季出现了“汛期反枯”的现象?

长江流域为何“汛期逆旱”?今年粮食生产会受到影响吗?专家一一解读!

红星新闻

红星新闻

2022-08-20 04:48 北京

长江流域大范围高温干旱笼罩。目前,南旱北涝的局面仍在发生。

专家解读为何今年干旱持续如此久_某年春季我国西南五省持续干旱_未来国内持续干旱

打开网易新闻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8月19日,鄱阳湖都昌新庙大坝水域,持续干旱下,据IC照片显示,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面积正在迅速缩小

据中国气象局8月19日发布的信息,8月以来,北方地区出现阴雨天气,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北、吉林、其他地方高于同期。50%至2倍,局部2倍以上,23个国家气象站日降雨量均超过历史极值。

然而,南部地区的降水则完全相反。红星新闻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今年7月1日以来,江南、江淮、江汉、四川、重庆等地出现降水偏少、气温高、气象干旱快的情况。据监测,8月18日,苏南、安徽南部、湖北西部、浙江大部、江西、湖南、贵州大部、重庆、四川大部、西藏中东部等地出现中度及以上气象干旱。极度干燥。

受降水偏少、持续高温影响,本应处于主汛期的长江多地录得最低水位;洞庭湖、鄱阳湖提前“干涸”,破纪录;重庆66条河流停止流动;上海长江口遭遇罕见夏季咸潮,部分地区小水库蓄水严重不足……

6月以来,长江流域降水量比上年同期减少30%,部分地区已连续20多天不下雨。

今年夏天长江流域旱情具体情况如何?武汉区域气候中心副主任郭广芬告诉红星新闻记者,6月1日以来,长江流域降水量325.4毫米,比去年同期(469.7毫米)减少30%,仅次于历史同期的1972年的319.3毫米。少第二个;

在降水减少的同时,高温日数也对长江流域的干旱产生了副作用。据郭广芬介绍,长江流域平均气温为27.1℃,比去年同期(25.3℃)高1.8℃。202座,占流域站台总数的30%。

高温少雨,长江多地水位创历史新低。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15日18时,长江汉口站水位17.22米,长江武汉段水位为历史同期最低因为有水文记录。江苏受长江上游来水和持续高温少雨影响,7月初以来长江南京站水位下降约3米,这是罕见的发生在主汛期。此外,8月1日以来,安徽省江河湖库蓄水量平均每天减少约1亿立方米,降水量比上年同期减少90%。

据郭广芬介绍,7月1日以来,长江流域降水量143.2毫米,比上年同期下降40%,为1961年同期以来最低。8月1日以来,长江江河流域、乌江、长江中下游均录得历史同期最低降水量,地表降雨量不足20毫米,其中中游干流不足10毫米。

检测数据显示,长江干流、洞庭湖、鄱阳湖水位较上年同期下降4.5-6米,为有实测记录以来同期最低.

郭广芬说,截至目前,长江流域部分地区已连续20余天不下雨;大部分流域高温日数超过18天,流域中下游部分地区高温日数超过30天。为应对长江流域旱情发展,8月11日,水利部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8月18日,中央气象台还发布了今年首个气象干旱黄色预警。

未来两周,长江流域抗旱形势仍将严峻。

“主汛期,长江上中下游发生大面积特大旱灾的情况比较少见。” 郭广芬告诉红星新闻,2000年以来,我国长江流域发生了多次干旱事件。典型年份为2006年、2011年、2013年、2019年等。其中,2006年也是全流域高温干旱,四川、重庆受旱影响最为严重。

在郭广芬看来,今年以来,长江流域高温旱灾整体呈现复现趋势,具有持续时间长、影响广、强度高、极端性强的特点。据悉,目前河流入水量明显偏低,水位持续下降。长江干流和洞庭湖、鄱阳湖水位较上年同期下降4.85-6.13米,为有实测记录以来同期最低。洞庭湖、鄱阳湖水域面积较6月减少75%,部分地区小水库蓄水严重不足。

7月以来,长江干支流来水量同比减少2-80%。中上游来水量为1949年以来最低。长江三峡来水量减少40%以上,汉江丹江口重点水库减少近70个%。高温已导致重庆66条河流断流,25座水库干涸。

那么,近期流域的旱情能否得到缓解?郭广芬说,根据预报,未来两周,除长江上游西部和北部、汉江上游、南部中部地区降水过程外,长江部分地区,长江流域其他地区仍不会出现明显降雨过程。四川、重庆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旱情将继续发展。长江流域抗旱形势依然严峻。

专家解读为何今年干旱持续如此久_未来国内持续干旱_某年春季我国西南五省持续干旱

打开网易新闻查看精彩图片

据视觉中国报道,2022年8月18日,重庆长寿红旗水库大坝干涸开裂

红星新闻记者还从中央气象台获悉,预计未来14天(8月19日-9月1日),长江上游累计降雨量一般为20-50毫米,局部面积为70-100毫米;长江中下游累计降水量15~30毫米,局地35~50毫米;长江流域整体降水量减少2~50%。

与此同时,长江流域气温明显升高。8月25日前,四川盆地至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气温持续偏高,最高气温35℃~37℃,38℃~40℃。部分地区,局部超过40℃;26 今日起,长江流域部分地区仍有高温天气,但范围和强度有所减弱。

长江流域为何“汛期逆旱”?专家:高温加持,降水减少,台风活动减弱

水利部副部长刘卫平8月17日表示,据气象预报,未来一周长江流域将保持高温少雨,8月份降雨和来水量普遍偏低,干旱可能会继续发展。

本应迎来汛期的长江流域,为何在夏季出现“汛期逆旱”现象?对此,郭广芬回应红星新闻指出,过去的7月是全球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三个7月之一。今年的极端高温过程发生在全球副热带高压异常强烈的大气环流背景下。

全球变暖是本轮高温的背景。郭广芬指出,全球变暖增加了高温热浪的频率和强度。特别是西北、西南、华北、华南等地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因此,全球变暖是长江流域异常高温的背景。

此外,郭广芬认为,异常强烈的副热带高压是造成干旱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郭广芬解释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明显强于上年同期,稳定并长期维持,与大陆高压合流后控制范围更广。尤其是8月以来,高压中心强度迅速增加,控制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及北部地区。受此影响,长江流域大范围出现40℃以上高温天气。

高温下,辐射增温效果明显。郭广芬说,受暖高压控制的盛行下沉气流对地面变暖非常有利,而且空气干燥,太阳辐射更容易到达地面。梅梅出现以来,长江流域经常出现晴空万里,地表迅速升高,导致以超强形式出现的持续高温天气。

此外,今年的台风活动也较往年有所减弱。郭广芬提出,我国近海附近形成的台风强度相对较弱,影响位置偏南,主要在南海和华南地区;登陆台风明显较少,不利于副热带高压的后退和破裂,难以形成降温天气,导致流域的连续性。阳光明媚,天气炎热。

据观察者网报道,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徐晓峰近日也指出,局部干旱几乎每年都会发生专家解读为何今年干旱持续如此久,但今年出现了更大、更严重的旱情。更严重的干旱。这主要是由于大气环流异常造成的持续高温,以及7月以来长江流域降雨量明显减少,造成“逆旱季”现象。

长江大旱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专家:饮水难,耕地受损……

流域降水减少,干旱持续发展,对粮食生产产生了较大影响。据水利部17日消息,目前,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6省(市)受旱耕地面积1232万亩,83万亩。人民和 16 万头大型牲畜受到干旱的影响。

同时,重庆市高温抗旱救灾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17日表示,重庆66条河流被截断,25座水库干涸,88.1万人受灾,26.9万人饮水困难。 .

专家解读为何今年干旱持续如此久_某年春季我国西南五省持续干旱_未来国内持续干旱

打开网易新闻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8月18日,重庆市长寿区临丰镇,村民用从灌溉站取来的水浇灌果树。根据IC照片

对此,郭广芬也回应红星新闻指出,8月中下旬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秋粮形成和秋收作物的关键时期。这也是高温敏感期,需要大量的水。然而,持续的高温和热害加上干旱导致水稻、玉米和大豆等作物的结实率和粒重下降,棉花出芽和脱铃增加,棉铃形成和过早老化,影响产量。

据悉,目前,西南地区四川、重庆等地的一季稻大部分已经开始填饱、变硬,部分已进入乳熟期和成熟期,少部分处于成熟期。抽穗期和开花期,是对温度和水分最敏感的时期。干旱会降低结实率和千粒重,不利于一季稻产量的形成。

同样,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江南地区的一季稻大部分处于孕穗抽穗开花期,部分早熟品种处于灌浆结果期。 ,高温和热损伤的影响是明显的。水源和灌溉条件较好的地区受高温和热害影响较小,但部分望田田和灌区末端受干旱影响较严重。

郭广芬告诉记者,自8月11日长江流域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6省市启动抗旱四级响应以来,受旱面积扩大从967万亩增加到1232万亩。旱情主要发生在长江流域6省市灌区末端、丘陵丘陵和“望天田”。

世界正处于干旱管理的十字路口,专家:要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完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

我国幅员辽阔,水系丰富,许多重要河流跨越多个省份。但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我国的河流受到很大影响。无论是强降水还是持续干旱,都对沿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2022 年干旱数字报告指出,干旱对世界各地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广泛和未被充分认识的影响。自 2000 年以来,全球干旱的次数和持续时间增加了 29%,世界正处于干旱管理的“十字路口”。

“如果到 2100 年全球变暖达到 3°C,干旱损失可能会增加五倍。到 2050 年,干​​旱可能影响世界四分之三以上的人口,估计每年有 48 亿至 57 亿人。生活在缺水地区,目前有36亿人。”郭广芬说。

可见,在极端事件频发特别是旱灾的背景下,如何妥善应对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

对此,郭广芬指出,要控制全球变暖,必须大幅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这就需要推动经济结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专家解读为何今年干旱持续如此久,挖掘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发展潜力。

同时,郭广芬表示,在减排的同时,要增强气候韧性,完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完善气候变化风险管理机制。

另一方面,完善极端灾害多发地区和高影响行业气象、水文、地质等防灾减灾基础监测体系,加强极端天气影响机理研究气候事件,并改进预报和风险预警服务。防灾减灾救灾防御机制、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建立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和风险区划制度,扎实做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

最后,要完善防灾减灾综合应急预案,建立灾害风险管理体系,推动建立巨灾保险制度;提升航空应急救援、应急物资储备、避难所建设等应急能力;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同样重要。完善应急机制,包括建立灾前预警系统、灾害响应系统和灾后恢复系统。

 
标签: 长江 流域 高温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10013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