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昨天发布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人口14.126亿,比2012年底增加5338万人,年均增长593.1万辆,年均增长0.4%。,我国人口不断扩大。
报告指出,针对我国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龄化的人口发展新形势,我国分别于2013年和2016年实施“二孩”和“全面二孩”生育政策。2021年,为进一步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党中央提出实施夫妻可生育三孩政策和配套措施。生育政策的调整和优化,满足了人民多样化的生育需求,促进了出生人口规模的增长。2012年至2021年平均每年出生人口为1620万。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稳步下降。到2021年底,我国男性人口72311万人,占51.2%,女性人口68949万人,占48.8%。总人口性别比为104.9,比2012年下降0.2。从出生人口性别结构看,2021年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8.3,比2012年下降9.4。出生人口结构明显改善。
我国人口继续向沿海地区、沿江地区和内陆城市地区聚集
人口流动是我国当前人口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据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12年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人口流动日益活跃,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0年,我国失散人数将达到4927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34.9%。其中,流动人口达37582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6.6%。与2010年相比,全国失散人口增加23138万人,增长88.5%,流动人口增加15439万人,增长69.7%。
从人口流动来看,人口继续向沿海地区、沿江地区和内陆城市地区聚集。东部地区人口继续增加,人口比重比2010年提高2.1个百分点。主要城市群的人口集中度有所提高。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人口增长较快,分别增长35.0%、12.0%和7.3%。上海、北京、广东、浙江等省(市)近10年人口密度增量均在100人/km2以上。
我国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不断完善,劳动者工资水平稳步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最低工资调整机制的完善,收入分配结构的优化,中国劳动者的工资水平稳步提高。2021年城镇非民营单位职工平均工资达到106837元,比2012年增长1.28倍,年均增长9.6%;扣除价格因素,与2012年相比实际增长0.91倍,年均实际增长7.4%。城镇私营单位职工平均工资62884元,比2012年增长1.19倍,年均增长9.1%。
我国还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改革力度,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显着提高。2021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8074万人,比2012年末增加17647万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5431万人,增加894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22958万人,增加773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28287万人,增加9277万人;参加生育保险23752万人,增加8323万人。
专注于
我国每年超550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得益于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有效联动国家统计局:我国人口规模持续扩大,我国劳动力市场供需稳定,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失业率保持在合理区间。
数据显示,2018年至2019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0%左右的低位。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的影响,就业形势受到影响,2月份失业率升至6.2%。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持续推进复工复产、大规模减负稳就业、稳重点群体就业等多渠道促进灵活就业,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就业服务。通过全方位努力,就业形势有所改善。
与此同时,我国城镇就业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我国经济规模不断跃上新台阶,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新的就业增长点不断涌现,为稳定和扩大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尽管由于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和劳动年龄人口逐渐下降,就业总人数在 2014 年达到峰值 76349 万人后开始下降,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已迁移到城镇就业的人员继续增长。2013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口比重首次超过农村,达到50.5%。2021年,城镇就业总人数达到46773万人,比2012年增加9486万人,年均增加1054万人;城镇就业比重将进一步提高到62.7%,比2012年提高13.8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我国人口规模持续扩大,年均增长1.5个百分点。
本组文章/记者张琴
统筹/于美英
(北京青年报2022年10月11日A05版)